拓者-小廖 发表于 2024-7-24 18:07:32

万谦集设计 | 隐若山谷之静美


若见·汐民宿坐落在成都市以西100公里西岭雪山脚下的西岭镇,一个两山相拥的山谷小镇。往前是终年积雪如银的西岭雪山,往后是一望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这里本地人也叫它双河场,因西岭雪山上由融雪形成的两条溪河在这里交汇而得名。而若见·汐民宿便位于这两河的交汇处。

人文语境
青砖,石瓦,百叶窗扇,迷你阳台。在西岭镇最为核心的地段,一栋三层楼的砖砌建筑,临水伫立,以河岸为界,围合出低缓松散的裙墙,自带三分淑静之气。
若见·汐的存在,无疑给这个自然古朴小镇,增添了一份民国海派公馆的精致与细腻。西岭镇所在的大邑县,是成都公馆文化最为集中的地带。但若见·汐在建筑形态上,过滤掉了成都公馆文化中士绅豪族较为传统的一面,转而在形式上更接近江沪地区公馆建筑美学中相对当代的部分,为日常生活中的慵懒与松弛找到可以安放的空间承载能力。

光影秩序
以第一缕晨光的方向为指引,向空间内部探索,开放而连续的生活场景在这里依序展开。


一楼是公共空间。窄边的黑钢窗框与门框以高而窄的方式,确定着空间的叙事节奏,赋予建筑内外既浪漫又沉敛的性格。而当折叠的黑钢玻璃门完全打开时,室内的阅读区与户外相连,将山水与小镇完全纳入视野,空间展现出全然不同的通透与豁然。

大厅内,空间情绪开始舒展。接近夯土色泽的手工地砖,暖白色墙面上粗砺的触感,深色木板拼铺的顶面,以及木色家具与白色沙发,共同构筑出一份类似侘寂的内在情绪,简约之中蕴藏着细腻与宁静的力量。



内在感知
转入楼梯,进入空间更深处。当暗与阴翳成为空间语境,空间更幽微、更浓郁、更具感染力的一面,才渐渐显露出来。


光线是掌控空间情绪的关键。为了阻挡夏日阳光猛烈的侵扰,获得连续的静谧与幽玄,二楼与三楼空间内,无论廊道还是房间,都采用了可调节的黑色木制百叶窗,让光线进入空间的方式,变成一种根植于日常美学的感知体验。


当日光穿过百叶窗,将倾斜的条状阴影投射在脚边时,空间变得灵动而轻快,仿若有了呼吸与生命,以不可言说的方式引发着人内心深处的共鸣。




栖居日常
若见·汐一共7个客房。在空间氛围上,延续着一楼大厅的松弛与细腻,建构着一种柔软的栖居日常。


房间内,无甚雕琢的米色墙面,充满暖意的木色家具,返璞归真的亚麻织物,当代艺术作品如写意般点缀其间。日常之美,在剥离掉一切浮华躁动之后,显露出难能可贵的纯粹。而这种纯粹,因追寻一种“生活在别处”的栖居状态,而被渴望着。


空间沉默,遵循着身体性的感知,适时地调整着空间尺度,创造着温和的包裹感。空间与人的关系变得简单而明确,呈现出相互关照的迷人姿态。而在这种关照之下,日常器物焕发出全然不同的光泽,是巴什拉所说的“琥珀色的温暖”。于是,感官的世界便有了进入精神领地的可能。





在关于栖居的空间哲学里,坡屋顶一直被强调为居住形象的起源,只因为,它向我们建构的是一种渴求庇护与安居的生活梦想。


位于若见·汐三楼的三间客房,均不遗余力地将坡屋顶,以木结构的形式袒露出来,形成一个向上收拢的高旷领地。人寓居于空间之中,从精神上感受着空间带来的庇护与安宁,也从视觉上享受着与群山对望的惬意与自由。


远眺。把目光投向远方,在遥远与广袤之间,感受霞光、山峦、万物以及自我的存在。

流连于这样一个被群山簇拥的小镇,栖居于这样一所同时拥有向内和向外属性的温暖住处,看门前溪水合流,汩汩向前,感受着空间内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也于此刻全部交付给了时间,只需等候与陪伴。


项目名称: 若见·汐民宿

项目地点:中国,成都大邑西岭镇
项目面积:约450㎡
民宿主理人:叶学彬、王鸣强
设计总监:汪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万谦集设计 | 隐若山谷之静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