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的叙事|Concrete
若要为20世纪的建筑遴选一种代表性材料,那么混凝土无疑会成为整个时代的象征。自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导师奥古斯特·佩雷(Auguste Perret)主持修建第一座钢混教堂以来,混凝土本身的材料质感与艺术特性便成为了建筑革命的重要依托,凭借其形式上的可塑性承载着背后的文化发展史。
01Casa Albero
Casa Albero坐落在靠近罗马的沿海市镇弗雷杰内中,是意大利当地的建筑师家族Perugini在1960至1970年代构思设计的非传统性实验建筑,其整体空间参考了沙盒游戏的构建系统,通过对于简单图案的操控创造了一种在视觉上相对复杂的多功能模式,令空间的使用更具灵活性。
住宅共由主楼、客用附楼以及一个球状的小空间组成,混凝土的网格状结构如同树干一般支撑着上方的生活空间。除基础承重结构外的墙体组件均使用螺栓固定在一起,可以依据不同需求进行重新配置,创造具有无限可能性的空间布局。
02Villa gontero
在都灵郊区的山坡上,隐匿着这座由建筑师Carlo Graffi于1970年代设计的私人住宅,彼时的粗野主义已在二十多年的发展下规避了许多前期暴露的缺陷,因此除了沿用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外,Carlo Graffi还在概念规划阶段融入了Pier Luigi Nervi提出的理性主义思想,使Villa gontero具有历史及实验性的研究价值。
体量庞大的混凝土悬挑结构是Villa gontero的核心视觉元素,底层的开放空间通过台阶与户外泳池相连,并以铁制的螺旋楼梯连接位于上层的起居区域,为之提供更为开阔的观景视野。与此同时,Carlo Graffi还利用鲜明的红色修饰住宅的结构细节,借助色彩对比丰富了空间的艺术性表达。
03Brunnmatt Schulhaus
位于巴塞尔市的Brunnmatt校园是当地少有的粗野主义建筑之一,由瑞士粗野主义的代表人物Walter Maria Förderer、Rolf G. Otto和Hans Zwimpfer合作设计,富有表现力的实验性混凝土结构勾勒出符合当时与未来教学规划的空间,并与周边的住宅区完美相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