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果设计 | 与自然共生
本帖最后由 羽果设计 于 2023-9-22 13:57 编辑贵州,是一座历史悠久、诗意之城,被誉为人间秘境。这片土地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著称。山川、水域、城市和森林在这里融为一体,塑造了贵州独特的城市空间,连接着历史与未来。在地文化是贵州的灵魂,我们深入挖掘了当地文化元素,将它们融入设计中,以呈现贵州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案以东方文化为灵感,借助现代语言娓娓道来。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将居住者的需求与自然融为一体,打造出一个融合了现代生活和传统文化的理想居住空间。
竹子作为一种富有东方文化底蕴的植物,在这里被巧妙地运用,以竹纹装饰餐桌、椅子和墙面,将自然的美与餐厅空间相融合。
在客厅,特选一面金屏屏风,以墨痕竹影为灵感,展现雾气竹林的声音、气息和泥土的芬芳。屏风不仅具有实用性,还将居住者引入自然与住宅共生的氛围中。
此外,客厅空间内处处点缀的绿植,和沙发抱枕上的竹纹与屏风上的竹影交相辉映,进一步增添了居室的自然氛围和艺术感。
餐厅设计充分体现了自然之美和文化的融合。竹装饰成为了餐厅的独特亮点,竹子的质感和纹理为餐厅带来了一种自然的温暖感,使人在用餐时仿佛置身于竹林之中,感受到了自然的宁静和纯净。
主卧室是一个融合了东方美学和现代奢华感的私人天地,东方风格的装饰,为空间增添了独特的艺术感。
床头背景墙上挂有一幅精美的艺术画作。这幅画作以工笔兼以泼墨的方式呈现,致敬了“新金陵画派”的典范人物张大千。画中的景色充满东方韵味,与整个主卧室的设计风格相得益彰。
精致的床头柜及床尾凳上面摆放着艺术品和装饰物。柔和的灯光照亮了床头区域,营造出温馨的氛围。窗外的景色是花溪区的山水风光,居住者可以从窗户欣赏到宁静的自然景观。
主卧室与衣帽间相连,衣帽间的设计同样注重了东方美学和现代奢华。衣帽间内的储物空间充足,采用了精致的木质家具和定制的储物柜,让居住者可以井然有序地管理衣物和配饰。
长辈房的床头背景墙采用了精致的贵州扎染工艺,这是一项传统的手工艺术,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扎染工艺以其独特的图案和色彩而闻名,能够传达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床头背景的扎染作品充分展示了贵州扎染的精湛工艺和独特美感。图案可能是自然景色、传统图腾或抽象艺术,它们在床头背景上形成了一幅幅艺术品,为房间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女孩房的主题是“兔子洞的复古童话”。这个主题灵感源自于经典的童话故事,营造出一个梦幻般的氛围,让女儿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中。室内颜色主要以柔和的粉色为主,搭配淡蓝色和白色,营造出温馨的氛围。窗帘和地毯也采用了相应的颜色和图案,增强了主题的一致性。
男孩房的主题是“驰马少年的冒险之旅”。这个主题灵感源自于男孩对冒险和户外活动的热爱。房间内的装饰和元素将马术和冒险精神融入其中,营造出一种活力四溢的氛围。
-1F会客厅的主题是“东方雅致”,它借鉴了东方文化和传统元素,融合了现代设计。颜色方面,主要以浅灰色、深灰色和银白色为主,这些色调营造出宁静和典雅的氛围。
会客厅内的家具是精心挑选的,既符合现代审美,又融入了东方元素。家具采用木质和天然石材,具有简洁而优雅的线条。
空间内处处点缀着绿植,这些植物增加了空间的生机和自然感。绿植与现代设计和东方元素相互交融,营造出一种充满艺术感的氛围。
书房的设计强调了学术和思考的氛围。颜色方面,主要以深木色、暖色调和深灰色为主,这些色调营造出温馨的氛围。书架上陈列了各种书籍、文献和装饰品,反映了主人的兴趣和品味。
墙面石雕的设计主题是“知识的印记”。这个主题强调了书房作为思考和学术之地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主人对知识和文化的珍视。设计师通过石雕表现了知识的传承和积淀,将其融入空间的装饰中,创造了独特的装饰效果。
茶室的主题是“雅室生活之美”,它强调了室内空间的宁静和舒适。颜色方面,主要以黑色、深灰色和银白色为主,这些色调营造出典雅的氛围。
茶室的主题是“雅室生活之美”,它强调了室内空间的宁静和舒适。颜色方面,主要以黑色、深灰色和银白色为主,这些色调营造出典雅的氛围。
花房的设计理念是将自然引入室内,为家庭创造一个充满生机和美丽的环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妙。花房内种植了各种各样的植物,这些植物的选择旨在打造一个多样性的植物生态系统,以展示不同种类和颜色的植物。
花房不仅是植物栽培的场所,还是休闲和放松的空间。女主人可以在花房中制作花艺,也可以在此品味茶水、阅读、休息,或者与家人和朋友共享美好时光。
庭院设计融合了东方传统庭院的精髓和现代设计的元素。设计强调了与自然的融合,创造出一个宁静的绿洲。居民可以在这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放松身心,远离喧嚣。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地下夹层
地下一层
项目名称:中铁溪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业主:中铁文旅集团贵阳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甲方团队:胡永清、钱洋、陈颖软装设计:羽果设计硬装公司: 矩陣縱橫项目地点:贵阳设计面积:230㎡/115㎡项目摄影:张大齐
页:
[1]